助力创业
汇聚财富

刷单、刷好评、删差评…4名员工竟被刑拘,因违规处理售后评价!

%title插图%num

在电商大行其道的年代,为了生意更好,商家流行起了“删差评”,殊不知“删差评”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。

这几天,一起“因替商家删改差评,4名员工被刑拘”的公告,引发了商家的热议。原来是沈阳市赤兔信息咨询公司承接了淘宝商家售后评价业务,遭到了辽宁省北票市公安局的调查。

最终的处理结果是该公司的售后部经理、客服主管、派单助理等4人进行了刑事拘留,因为处理售后评价的业务,被认定为违法产业。当然该公司对此并不认可,已经聘请律师进行无罪辩护中。

%title插图%num

当然这也不是个例,电商发展这么多年,删差评无处不在,被处罚的案例也比比皆是。只要做电商,绝大部分人都有过雇人刷单、刷好评、删差评等行为,此次事件一出,商家们再次面对这些关系生存的违法行为,该如何处理?

1
First Point
铤而走险比比皆是

网上搜索“删改差评”,出来内容不仅有案例,还有评价优化实操的tips,可以说这门灰色生意早已自成体系。

%title插图%num

有电商客服人员帮卖家删差评,非法获利2.1万被判刑。

李某是一家电商平台的客服人员,2016年9月通过搜索加入了一些删除电商网站差评的QQ群,通过这些QQ群,李某联系到电商卖家,并和他们约定以每条30元的价格帮助删除差评。

随后,李某以工作人员的身份登录所供职电商平台的操作系统,根据卖家提供的订单号搜索相关差评,违规擅自将交易进程改为已退货,并删除买家的差评数据,从卖家处非法获利共计2.1万元。

经该电商平台公司报警后,公安机关将李某抓获。李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,最终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十个月。

%title插图%num现场照片

今年9月,有团伙在互联网企业平台上为商家提供有偿删除差评服务,借此牟取暴利。

他们在网上搜索到有“差评”的商家后,主动联系商家,称提供“代为删除差评”的服务。达成合作,该团伙就通过非法途径,获取到在平台内发布差评信息的客户个人信息,随后通过拨打用户电话、骚扰用户、许诺支付“好处费”等多种方式,诱导用户删除差评信息。

安徽合肥公安机关最终查出,该团伙涉及金额200余万元,涉及被删差评3000余条,平台商户570余个。

近年来,随着电商行业发展的成熟,相关的法律也更加健全,很多不合规的行为,比如从事造谣引流、刷量控评、有偿删帖、非法推广、编造虚假信息等违法活动,都得到了监管的整治。

2
Second Point
博弈场上的灰色生意

其实,删除差评跟刷单的性质是一样的,都是在扰乱消费市场。

以删除差评为例,删除差评是在试图引导市场的舆论导向,让商品在市场中有更好的曝光率和确定性,进而消费者看不见真实的情况而盲目下单,消费者的权益在无意中就被侵害了,如果整个市场的商家都如此,那么健康的商业环境和良性的市场循环将不复存在。

有消费者认为,大部分买家依赖于商品的已消费评价以获取商品的品质信息,是信任第三方的评价才做的下单决定,所以觉得电商平台应该负起应有的责任,来帮助构建良性的消费环境。

面对这种集体的质疑,电商平台不会不知道,毕竟这关系到平台的未来发展。

据说,有淘宝平台相关工作人员称:

淘宝有专门的部门对商家定期做排查,如果商家有不符合规则的行为,淘宝平台会有审核人员对店铺进行核查,如果核实商家确实存在违规,平台通常是扣分或者降低信誉度,严重的话会下架商品或者关闭店铺处理。

淘宝平台的工作人员强调,消费者购买商品以后,给评价是其权利。消费者可以按照自身的诉求如实评价,商家没有权限要求删除评价。

当然,这个评价是有一个显示期限的,评价之所以对商家来讲这么重要,因为它非常影响淘宝店铺的转化率。

据淘宝商家自己反馈,一两个差评就可以让爆款商品的流量大跌,而网络上传言十几个差评就可以搞垮一家网店,也并非夸大。

%title插图%num某店铺的差评

在差评会直接影响店铺流量的情况下,淘宝店铺出现恶意评论也很常见,有的消费者甚至利用差评来要挟商家,要么退款不退货,要么向商家索要高额赔偿,这也是商家的无奈。

当合法渠道无法满足商家的正常诉求时,他们只能放弃,从而转向非法渠道——自行删除差评。

差评机制的设置,是为了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,但难免有一些不良消费者,平台也应该考虑到商家的利益,降低差评对流量的影响,或者让商家在差评面前有更多可以申诉的空间。

正如业内人士呼吁的那样,让差评从重利群争之地,回归于公平的秤上,让平台扮演好中间的这杆秤,不危害各方利益。

猜您喜欢: